
什么是搬砖套利?从法律角度看,这真的是稳赚不赔?
近年来,“搬砖套利”在币圈频频出现。所谓搬砖套利,是指投资者在一个加密货币交易所以较低价格购入资产,再转至另一个交易所高价卖出,从而获取价差利润。表面看似简单无害,但在法律与合规层面,这类行为并非毫无争议。
你可能会想:这不就像跨境采购、二手买卖一样的自由交易吗?但别忘了,加密货币仍处于全球多数国家的监管灰区。有些地方视其为“资产”,有些则视为“证券”甚至“非法支付工具”——交易行为的合法性,取决于你在哪里、用什么方式交易、有没有触及跨境流动与反洗钱条款。


搬砖套利操作流程合法?潜藏的合规挑战你了解吗?
从操作层面讲,搬砖套利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:
- 在交易所A(例如Binance)买入某币种(如BTC)
- 提币转至交易所B(如Coinbase)
- 在交易所B高价卖出获利
乍看之下不过是一次普通的资产转移。但值得警惕的是:
- KYC/AML问题:大额或频繁的币种转移可能引发监管机构关注,尤其当交易者没有完成合规的“客户身份验证”(KYC),或者涉及“可疑交易报告”(STR)门槛。
- 资本管制问题:部分国家(如中国)对资金外流和数字货币交易设有限制,跨境搬砖极可能违反相关法规。
- 逃避税务监控:套利所得若未如实申报,可能构成逃税风险,在某些司法区甚至可能追究刑责。
- 交易平台合规政策:部分交易所禁止套利交易,或设置复杂的提币限制,违反者账户有可能被冻结。
法律上谁适合 搬砖套利 ?是否构成“非法经营”?

很多新人以为,只要平台没提示违规,就可以大胆操作。但法律并不总是写在官网上。搬砖套利若涉及以下情况,有可能被定义为非法金融活动或未经授权的金融服务:
- 利用多个账户、模拟交易等手段影响市场价格(操纵行为)
- 集资套利,为他人代操作资产
- 未报备的跨境资产转移或汇兑行为
说到底,不是套利行为本身违法,而是你怎么做、做了多大规模、有没有破坏市场秩序或违反金融监管规定。
因此,我们更建议:只有具备充分风险认知、有能力完成完整申报流程,且了解所在国家/地区金融监管框架的交易者,才适合参与此类活动。
2025年搬砖套利还有机会?也许有,但政策已“搬砖封路”


曾经,搬砖套利凭借市场不成熟和平台间信息差,成就了一批套利者。但到2025年,全球对加密交易的监管已经快速收紧——
- 欧盟推出MiCA法规,加密服务提供者需持牌
- 美国SEC频繁执法,套利行为若影响价格稳定也可能触及“操控市场”红线
- 亚洲多国加强KYC和跨境币流监管,中国、印度等国则趋向全面限制
也就是说,搬砖套利依然存在,但已经从“套利机会”变成了“合规挑战”。你不是和市场竞争,而是在和政策赛跑。
结语: 搬砖套利 不是不能做,但必须“合法搬砖”

搬砖套利在理论上是一种中性操作,不涉及杠杆、不碰投机,但它的执行过程确实牵涉跨境流动、资金合法性、税务责任等多个合规环节。
想参与这类操作?**请先做好法律风险评估,了解交易所合规要求,确保每一步操作都有据可依。**否则,原本“赚差价”的计划,可能演变成“赔上本金与自由”的结果。
搬砖可以,但请搬在阳光下。
相关资料:这里